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3:14    次浏览
文丨波壳君编辑丨波壳君这个小女孩为什么在寒风中乞讨?是不是拐来的?10月23号下午3点,山东沂蒙市沂蒙路口,匆匆行人不时停下脚步,被一个在寒风中边乞讨、边裹着被子写作业的小女孩深深吸引,不时有路人专门去给零钱,更热心的还专门跑去买热牛奶给孩子喝。原来,这位小女孩是临沭县曹庄镇旺南庄小学一年级学生,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,周末跟随父亲出来乞讨,乞讨的过程中赶学校布置的作业才出现文中开头的画面。 经过记者的调查,她并不是被拐的。而她的家庭,除了年过半百的父亲,家里还有高龄老人以及精神病的母亲需要照顾,不得不周末跟随父亲出来乞讨。更值得令人深思的是,很多家长带着自己孩子路过的时候,跟自己的孩子说:“你看看人家这么艰苦都不忘记学习。”时刻不忘教育孩子是好事,但这种教育方式真的有效吗? 波壳君觉得无效。毕竟与自己等级相差太远的人事物比较,别说孩子,就连大人都很难想象那个等级的真实感受。(注:等级的意思主要指认知水平以及生活状态的综合)这里并无任何歧视、贬低之味。人活在世上,各有各的生活,开心就好。波壳君只想说如果家长真的要比较,请找同个等级或者相似的等级的人事物比较,这样才有价值,比如差不多条件家庭的孩子状况,激励孩子向他学习,这样的比较才有意义。不过“比较”并不一定好,自有它的好坏。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意识在比较,这个我们避免不了,粑粑麻麻们在比较过程中,多注意一些比较的规则,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。 1、别拿孩子性格去跟别人比较。性格本是天生加上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形成的,基本很难去改变的。既然性格这东西无法改变,你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,不仅没有用,反而会令孩子更加自卑。最好的做法就是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,逐步去引导他发挥自己性格的长处,而不是盯着他的短处与别人比较。2、别拿孩子成绩去跟别人比较。在今天这个以考试决定成败的社会里,孩子的考卷上的分数已经赤裸裸给了孩子一巴掌了,如果家长还继续跟别人比较,那无疑也是再给孩子一巴掌,让孩子两边都红通通的。考试的成绩只能代表学科的熟练度,并不代表具有真正的创造力、学习力等,所以家长们不妨放低点成绩的重视度,多维度的培养孩子的其它能力,让他脱离考试之后能越走越远。当然,如果成绩实在太差的话,哪有时间去比较,要好好鞭策孩子学习…… 3、多把孩子的优点去跟等级低的人比较。有些孩子不是很自信,特别性格比较偏向于内向的孩子。这时候,粑粑麻麻们就应该拿他们的缺点与比他等级低的人比较啦。比如你比隔壁家老王的孩子细心多啦,你看你都能发现这拼图的遗漏的地方。这样夸奖式的比较能让孩子在夸奖过程中逐步建立自信,更愿意去挑战、尝试更难的事物,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。不管是否在比较,作为父母,核心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,那就得更多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而不是强硬的那别人来比较,这样,孩子才能在你的守护中,越长越大,越走越远。版权声明:图片素材来源于沂蒙晚报网、网络未署名作者,文章由《孩子》杂志新品牌《波壳》旗下作者原创,欢迎转发分享,如需转载,请联系波壳君(ID:bokebaobao),未经授权随意转载者,我们律师叔叔会联系你哒~